易汾网

搜索
易汾网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临汾:暑期“禁补令”成废纸一张,打了谁的脸?!

2016-8-28 09:58| 发布者: 寒泪| 查看: 2777| 评论: 0|来自: 来源:网络

摘要: 【临汾网事】离9月1日开学尚有一段时日,但临汾市内已有多所民办中学提前开了学,并且收取不等的费用。近来此事引发网络热议。早在暑假前的6月13日,本市教育部门曾公布过一份《通知》,其中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
【临汾网事】离9月1日开学尚有一段时日,但临汾市内已有多所民办中学提前开了学,并且收取不等的费用。近来此事引发网络热议。 

早在暑假前的6月13日,本市教育部门曾公布过一份《通知》,其中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暑假时间为8周,自7月2日至8月31日,9月1日开学;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暑假时间为7周,自7月10日至8月31日,9月1日开学。”这份通知还重申“严禁随意增减假期时限,特殊情况须按规定报批。”“严禁暑期违规补课。”

 显然,这份时限明晰、义正辞严的《通知》并未能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一部分学校明目张胆地争相提前开学补起了课、收起了费。 

我们不禁要问:一纸“禁补令”咋就被无视地俨然成了废纸一张? 

暑假补课现象由来已久,在唯分而论的年代尤其受到重视,至今仍被一些学校和家长奉为圭臬。由补课现象衍生出来的乱收费问题呈日趋严重之势,以至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近些年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年年出台“禁补令”,客观地说,严厉的行文措辞和处罚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暑期补课乱收费现象有所遏制。然而,对于以升学率作为最大招生噱头的民办学校而言,补课不仅有收取一笔额外费用的考量,恐怕更重要的是对这一“制胜法宝”的迷信。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校方的补课之举赢得了为数不少家长的支持。正如对于我市多所民办中学提前开学的曝光,一部分人认为,补课对学生有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习时间”。实际上,在应试教育仍居主导地位,社会竞争日趋加剧,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当下,许多家长较为买假期补课的账,争议的不过是“补课费”多寡的问题。

 与此同时,据《通知》而较真者亦不在少数,且其中不乏作为当事人的广大学子,他们认为,国家倡导教育“减负”许多年,而假期补课剥夺了学生的休假权利。 

莫衷一是的态度,恰是暑期补课现象屡禁不绝的原因之一。

 暂且撇开争议。一项具有普适性的政策,甫一出台就应该被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颇为遗憾的是,一纸《通知》在前,临汾部分学校依旧我行我素,此举不仅使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颜面尽失,也势必会使后者的公信力大打折扣。面对业已存在的补课乱收费行为,倘若教育主管部门睁只眼闭只眼,不能及时、有效地出面制止、处罚并公之于众,那么只会使这一现象出现反弹,既而变本加厉。那时,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形同一张废纸的“史上最严‘禁补令’”还有没有必要年年出台?既然无法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禁补令”又可否不搞“一刀切”,而根据年级实际有所差异? 

政策不是一块随意揉捏的橡皮泥,出台时要慎之又慎,执行时要严格透时。唯此,才不会像一纸暑假“禁补令”这般尴尬。

原文标题:临汾:一纸暑假禁补令的尴尬 

作者:平阳小公举

以上来源:临汾热点--头条号



暑期补课屡禁不止 严禁有偿补课文件成一纸空文?


学生放暑假从中央到地方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学生享受暑假是他们应有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暑期部分学校(尤其是初三或高三)私自组织补课或“提前开学”早已成为一些地方“公开的秘密”。这种强制性的有偿补课,剥夺了学生的权益,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更有甚者用所谓的“提前开学”来糊弄上级,糊弄民众,用所谓的“生活辅导费”来掩盖有偿补课的事实,这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背道而驰。

8月13日,临汾同盛实验中学让准初三学生提前开学,并收取每名学生900元生活辅导费的事,引起了多名家长的不满。

与此同时,这件事在网络及多家微信公众平台迅速传开,网友们还贴出了今年暑假前夕临汾市教育局发布的《关于认真做好2016年中小学暑假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暑假时间为8周,自7月2日至8月31日,9月1日开学,并规定严禁随意增减假期时限。大家在质疑同盛实验中学的同时,也对教育部门的执行力表示了质疑,“既然发了文件,就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严禁补课的禁令就只能是一纸空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临汾市区的公办中学除临汾一中高一年级新生拟定于8月18日开始军训,其余均按时开学;民办中学有的年级正在等通知,也有不少已经开学,除了同盛实验中学,新华、新立、光明等学校也均于8月10日左右开学,其中一学校还以某培训机构的名义收取了每名学生25天2300元的费用。

记者了解到,翼城三中高三年级也在提前开学补课。

其实,高三补课并不只此一家,可以说几乎所有学校的高三年级都提前开学补课,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8月19日上午,记者到临汾市教育局进行采访,该局督导室工作人员称此事“属基教科分管”,而基教科一工作人员表示“从未接到关于同盛学校提前开学的举报”,记者详细讲述了基本情况后,该工作人员表示“提前开学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关键是他收费有问题。”记者提出教育局有文件专门对暑期安排有规定时,该工作人员表示“省厅和教育部都有文件呢,不管用……”随即,又把记者推到监察室,而监察室门紧锁着,记者辗转该局楼上楼下数个来回,最终也未有一个部门正式接受采访。


由此看来,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形同虚设,原因并不复杂,一是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提升当地升学率对“提前开学”睁只眼闭只眼,莫说调查处理有偿补课,有时候还要为有偿补课进行辩解。二是相关部门对有偿补课的涉事单位和个人处罚疲软,光打雷不下雨,或者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对于有偿补课,教育部曾出台《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明确提出中小学有偿补课六条禁令。各地教育部门也曾三令五申、禁止中小学在假期补课,蹊跷的是这些规定在某些地方俨然成为一纸空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