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们来自何处,我们都一样 不管我们的样貌如何,我们都一样 不管我们的语言是什么,我们都一样 真的,我们的幸福都一样 ▼ 【开始众筹*故事039】 我从新疆来 ▼
我和我的衣服、相机、电脑、被褥和行李箱一起,被堆在单元楼的门口,无处可去。 几个小时前,房东、社区保安把我从我的出租房里赶了出来。 仅仅因为我是一个新疆人。 那是我记忆里最冷的北京。 那晚,我买了包烟,一根根抽完,然后学会了抽烟。 这是我的故事,每个从新疆来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比如他—— 欧特凯·艾尼 从2013年,我开始了一个名为《我从新疆来》的拍摄计划,拍了100多个从新疆到内地生活的人。 现在我又从他们中间选择了20多个作为对象,拍摄一部名为《我从新疆来》的纪录片。 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新疆来的人,减少他们的误解与偏见。 佟丽娅 艾力克·阿不都热依木 我来北京33年,是最早在北京卖烤肉的新疆人。我本想回乌鲁木齐开个餐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第三个孩子出生三个月的时候被发现得了脑瘫。为了给脑瘫儿子看病,我没回新疆,一直卖烤肉,摆摊挣钱,给孩子治病。我们现在每个月要花一千多块钱给儿子看病治病,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早日康复。 谢胜利和乐队 谢胜利没去过新疆,由于对手鼓极大的热爱,他跟随新疆手鼓王阿不力孜.阿合其学习手鼓。作为惟一的汉族徒弟,谢胜利学得很出色。1996年,师傅阿不力孜去世。自此他谢胜利每天坚持打3个小时手鼓,来纪念师傅。“音乐不分民族。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认识了阿不力孜老师。” 阿布来提·买买提 谢雅而 艾珂竹和父母 李亚鹏 帕尔哈提,第三季中国好声音亚军 茹仙古丽·艾力 ▼ 真的,我们都一样 我叫库尔班江赛买提。来自新疆和田,维吾尔族。80后。 在和田,我最好的小伙伴是一个汉族小伙儿。我们从不觉得彼此有什么不同。我经常开玩笑,说他长得没我帅。 在新疆,世居民族多于13个,长居民族有47个。 没有哪个民族能真正代表新疆。 2006夏天,我第一次进北京。那天,北京的太阳是红色——我直视着它愣了很久。我想北京的太阳怎么能直视呢? 我先在中国传媒大学当旁听生,学纪录片。后来,去了北京电影学院读了电影摄影,毕业之后我进入央视纪录片栏目,成为一名纪录片摄像。 在北京九年了,我承受过各种压力挫折。但,作为一个新疆人,社会的误解和偏见是让我最痛苦的事情。 尤其是在2009年七五事件之后。 那些日子里,我曾经打出租车被拒载,住酒店被拒绝,网吧不让上网,暂住证被撕……我身边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 这些经历提醒着我,公众对于新疆人的误解越来越深。 一提起新疆,公众脑子里首先浮现出四个形象:烤肉,切糕,小偷和暴恐。 那不是全部的新疆,可是谁知道呢? 离开家乡的新疆人,为了梦想和更好的生活来到另一个地方,另一种文化之中,开始被动地代表自己的家乡,代表自己的民族,却成了真正的少数。 我和我朋友在北京的遭遇,并不是因为民族之间的问题,而是人与人沟通出现了问题。 2012年,我有了拍摄一部新疆人为主题的纪录片的想法。2013年,我在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摄像时,坚定了这个目标。 我想让更多人看到更完整的新疆和新疆人。 但他们都说:“涉藏涉疆的题材你还是别拍了。” 我知道,他们怕惹麻烦。 不惹麻烦的结果就是,没有人知道真正的新疆人是什么样的。 我决定去拍照。 一张照片,一小段故事,勾画一个活生生的新疆人。 我从身边的朋友拍起,然后认识了越来越多在内地生活的新疆人。没多久,我就拍了上百个人。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