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汾网

搜索
易汾网 首页 时尚生活 查看内容

因为他们从新疆来,有没有耐心听并理解他们的故事……

2015-10-9 09:26| 发布者: 寒泪| 查看: 4338| 评论: 0

摘要: 不管我们来自何处,我们都一样不管我们的样貌如何,我们都一样不管我们的语言是什么,我们都一样真的,我们的幸福都一样▼【开始众筹*故事039】我从新疆来▼2009年12月9日,晚上十点,北京朝阳路上的某个小区。我和 ...

不管我们来自何处,我们都一样

不管我们的样貌如何,我们都一样

不管我们的语言是什么,我们都一样

真的,我们的幸福都一样





【开始众筹*故事039】

我从新疆来






2009年12月9日,晚上十点,北京朝阳路上的某个小区。


我和我的衣服、相机、电脑、被褥和行李箱一起,被堆在单元楼的门口,无处可去。


几个小时前,房东、社区保安把我从我的出租房里赶了出来。


仅仅因为我是一个新疆人。


那是我记忆里最冷的北京。


那晚,我买了包烟,一根根抽完,然后学会了抽烟。


这是我的故事,每个从新疆来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比如他——


欧特凯·艾尼
我出生在上海,但心属于新疆。我老家在新疆阿图什。我现在在上海上中学。切糕事件发生后,我在学校里被一些同学叫:“卖切糕的”。我一开始还会很生气,想要跟他打架。现在,我会以一种开玩笑的口吻化解:“你买的起吗?”


从2013年,我开始了一个名为《我从新疆来》的拍摄计划,拍了100多个从新疆到内地生活的人。


现在我又从他们中间选择了20多个作为对象,拍摄一部名为《我从新疆来》的纪录片。


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新疆来的人,减少他们的误解与偏见。


佟丽娅
很多人都觉得我吃了不少苦,但那些苦在我看来还很甜。比如拍戏的时候我不小心被炸伤了右眼,流血了,但简单的冲洗、消毒、止血后,我就继续拍戏的。现在想想还挺后怕的,但当时真没觉得是多大的事情,吃不饱肚子才是真的苦呢。


艾力克·阿不都热依木

我来北京33年,是最早在北京卖烤肉的新疆人。我本想回乌鲁木齐开个餐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第三个孩子出生三个月的时候被发现得了脑瘫。为了给脑瘫儿子看病,我没回新疆,一直卖烤肉,摆摊挣钱,给孩子治病。我们现在每个月要花一千多块钱给儿子看病治病,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早日康复。


谢胜利和乐队

谢胜利没去过新疆,由于对手鼓极大的热爱,他跟随新疆手鼓王阿不力孜.阿合其学习手鼓。作为惟一的汉族徒弟,谢胜利学得很出色。1996年,师傅阿不力孜去世。自此他谢胜利每天坚持打3个小时手鼓,来纪念师傅。“音乐不分民族。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认识了阿不力孜老师。”


阿布来提·买买提
我这40年做过演员,做过模特,做过编导,做过军人,现在又做了飞行员,跨度很大。我骨子里其实是个很感性的人。我想,如果是过于理性的人,可能不会像我这样做出这么疯狂的选择。飞行带给我的感觉不太一样了,那是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特别是在海上飞行,那种自由和孤独的交叉干曾让我情不自禁地掉泪。这样让我狂爱的事情成了我的事业,这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吧。我不会停止折腾,我想飞遍全中国。现在我也正在为这个计划努力着。


谢雅而
我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主持人。我有个干儿子,他叫阿布都,一个和田维吾尔族小男孩儿,一个可爱/纯朴到让我心疼的孩子。他经常用维吾尔语给我写信。我真希望能早点儿再见到他。


艾珂竹和父母
我父亲是来自喀什的一名维吾尔族军官,信伊斯兰教。我母亲是来自上海的一名汉族知青,信佛教。父母结婚的那个年代,异族通婚要承受非常大的社会压力。但他们两人从相遇,相知,相恋到结婚,现在生活在一起40年了。两个人彼此包容,尊重和理解,特别是每天早上看到父亲在看《古兰经》,母亲在上香,这画面让我感受到的是人世间最宝贵的大爱。


李亚鹏
他是一个演员,也是一名父亲。他抱着女儿的时候那种温柔,是只有作为一个父亲才有的。


帕尔哈提,第三季中国好声音亚军
8岁时,父亲花300多块给我买了第一把吉他。为这事,母亲跟他大吵了一架。那是我音乐梦想的起点。我的生活轨迹是,白天在电脑前做音乐,陪孩子,夜晚到酒吧,餐厅唱歌。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一定要怎么样,要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我就是把来到我面前的事儿做好。每天就过去了。


茹仙古丽·艾力
在北京十年了,我一直在跳舞。我是家里的老大,按理说应该留在家里照顾他们,但我太热爱舞蹈了。在北京,对一个舞者来说有很多机会和平台去展自己。本来我有一些外国表演和比赛的机会,但因为在新疆护照申请不下来,就这么错失了好几次机会。我想学英语,希望拿到护照后,我能上国际舞台跳舞。





真的,我们都一样



我叫库尔班江赛买提。来自新疆和田,维吾尔族。80后。


在和田,我最好的小伙伴是一个汉族小伙儿。我们从不觉得彼此有什么不同。我经常开玩笑,说他长得没我帅。


在新疆,世居民族多于13个,长居民族有47个。


没有哪个民族能真正代表新疆。


2006夏天,我第一次进北京。那天,北京的太阳是红色——我直视着它愣了很久。我想北京的太阳怎么能直视呢?


我先在中国传媒大学当旁听生,学纪录片。后来,去了北京电影学院读了电影摄影,毕业之后我进入央视纪录片栏目,成为一名纪录片摄像。


在北京九年了,我承受过各种压力挫折。但,作为一个新疆人,社会的误解和偏见是让我最痛苦的事情。


尤其是在2009年七五事件之后。


那些日子里,我曾经打出租车被拒载,住酒店被拒绝,网吧不让上网,暂住证被撕……我身边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


这些经历提醒着我,公众对于新疆人的误解越来越深。


一提起新疆,公众脑子里首先浮现出四个形象:烤肉,切糕,小偷和暴恐。


那不是全部的新疆,可是谁知道呢?


离开家乡的新疆人,为了梦想和更好的生活来到另一个地方,另一种文化之中,开始被动地代表自己的家乡,代表自己的民族,却成了真正的少数。


我和我朋友在北京的遭遇,并不是因为民族之间的问题,而是人与人沟通出现了问题。


2012年,我有了拍摄一部新疆人为主题的纪录片的想法。2013年,我在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摄像时,坚定了这个目标。


我想让更多人看到更完整的新疆和新疆人。

我做了个策划方案,发了几百封邮件,找到很多企业和投资人。


但他们都说:“涉藏涉疆的题材你还是别拍了。”


我知道,他们怕惹麻烦。


不惹麻烦的结果就是,没有人知道真正的新疆人是什么样的。


我决定去拍照。


一张照片,一小段故事,勾画一个活生生的新疆人。


我从身边的朋友拍起,然后认识了越来越多在内地生活的新疆人。没多久,我就拍了上百个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