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多读点书 大家一看可能有点失望:书法家都是文人,这个还需要说吗?是的,很有必要说!很多书法家就会写毛笔字,没读过什么书,所以经常犯常识性的错误。我屡见不鲜了,所以第一讲才会这么说的。之所以让大家读点书,目的是在很多场合,你需要随声附和的和一些群体的各样人物忽悠,否则你就会失去和他们沟通的契机,弄不好还让别人耻笑你。在这一点上,我比较敬佩江浙的书法家们,他们说起天文地理、千五百年后五百载来,那是头头是道啊。 书法到了一定程度(技法超越之后),是需要靠学问来来滋养的。据我所知,会文书社就经常举行读书会,而且还经常请文史、诗词专家来讲课。现在,会文书社诸子已经成为全国帖学的新翘楚了。 很多人都说江南人写字有味道,那就是人家都有那么点文人气。古往今来的大书法家可都不光是会写毛笔字儿啊! 这年头,书法家比开出租车的人都多了,你要是肚子里面有点墨水,就显得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信不信由你! 第二:写点自己的文字 书法家,一辈子要写很多张毛笔字儿。咱总不能抄起笔来就“远上寒山”“停车那啥吧”。 还有的书法家一写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谁喜欢啊?别扭不?!或者你给人家来个“十年生死两茫茫”,呜呼,不挨揍就是好事。所以,书法家要在创作中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咋回事呢?我是说,书法家要有一些属于自己独家的内容和随机应变的本事。比如:见到领导,你给他整个“厚德载物”,不错,管他领导有没有德,他也喜欢。见到美女,你给她整个“气若幽兰”或者“美人如玉”,她没准给你一kiss,嘿嘿,这就是词儿的妙用,你的字儿写得好坏不重要。 可是啊,你总写这些内容也很俗啊,显不出你高来,只能说明你具备了基本的应对场面需要。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你必须有自己独到的东西,真的,在很多时候恰如其分的精彩内容比你写的好都有用。啥样的叫高级?比如:我一哥们,给一个苦熬多年刚坐上的政法委一把书记的人写了一张字,“轻舟已过万重山”,嘿!我一听都觉得精彩(鼓掌100下)。这内容俗吧?可是人家用的恰如其分,绝了! 再比如:唐山籍某在央视搞过讲座的著名书法家,你别管人家写的咋样,你报出名字来一分钟能把你名字做成对联。我亲眼所见把我们一个副总(梁越)立马写成“梁山好汉、立马横刀”,这气势,好哦! 其实在很多时候,作为一个书法家,要面对的是社会是不懂书法的人,他们看中的就是你写的是啥。君不见老百姓看书法展览总是喜欢在那念内容吗?!老百姓欣赏的就是你写的是啥。 如果你总整些《画禅室随笔》、《海岳论书》之类的,我不是笑话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得有一半念不下来,那有啥用啊?你会说“我笔墨功夫好”。可是泱泱15亿老百姓懂书法懂笔墨的微乎其微啊,毛爷爷都不止一次的说过“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滴”。 如果你只会写字,你连书奴你都算不上,如果,你不注意书写内容,你充其量就是个自娱自乐的写毛笔字儿的深度自恋患者。 跑江湖的书法家,为啥屡次的手甚至混进钓鱼台啊,他们靠的是字外功。而书法家,字都写那么好了,却恰恰忽视了作品内容。如果一件书法作品,你连书写内容都不重视,我觉的你充其量就会抄书,算不上书法家。
第三:要会写大字行草书 现在,不知道是“笔墨当随时代了”,还是国展给整的,二王死灰复燃,结果现在的书法家都以小字为主,或者都写草书。但是,现在的书法家都很单一,就会一种书体。 作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你是要走出书房走向社会的,别整天在家里憋着,那不是你甘于寂寞的表现,是你没本事走不出来。整天在外溜达的书法家,避免不了的要向社会、向朴素的劳动人民以及高官展示你的掌握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或者叫做文化的核心(好像熊秉明这么忽悠过吧)——书法艺术。 现场书写,你总不能说:“我是写小楷的。”或者“我是写梅花篆字的”,现场我写不了,我没带篆书字典。咳,你就别这么说丢书法家们的脸了。 你要会写行书或者草书。为啥?行书老百姓都基本认识啊。你就撸起袄袖哗啦哗啦旁若无人的整上一张,然后潇洒的把毛笔往桌子上一扔,那牛逼劲儿就别提了,排山倒海的掌声就来了。 或者你会写草书,有时候一个字不认识反而能把老百姓和大官儿给镇住,公众场合谁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文盲。所以你噼里啪啦的一忙和,大家就傻眼啦。记住,现场写大草,要写得猛,写得快,写得潇洒,这是表演不是创作,目的是把人给唬住就行了。你弘扬祖国传统艺术的目的就达到了,哈哈。 所以啊所以,一个书法家要会写大字行书或者草书,还要有几个非常熟悉的内容以防万一,书法家有时候是书法表演艺术家,知道不?!
第四:要会背诵一些内容 前面我说过,书写内容要避免落入俗套。是的,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俗人很多的社会(所谓俗人,就是不太懂的书法的人。)俗人,其实他们对于书法的喜欢都是附庸风雅的,最终他们喜欢的是作品的内容,也就是书法作品的阅读性很重要。因此,当我们需要向那些俗人书写作品的时候,据不完全统计,“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沁园春-雪”凡此种种耳熟能详的内容大家是非常喜欢且必须掌握的,否则人家让你现场书写你不会背就有点那个了,是吧?(先说明,我也不会背,这几天在床上躺着背呢:) 另外,“难得糊涂”这内容也用得比较多,最好把郑师傅题跋的那几句什么“聪明难糊涂,更能由聪明转入糊涂……”也都背诵下来写上,那就很牛了。 再者,诸如“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此常用的对联内容也要会背诵一些,以便应对不同场合的不同对象的需要。 针对目前一些高官和老板附庸风雅的喜欢书法,况且他们手里有钱,挥金如土一掷千金,所以最好也要多掌握一些适合官场修身养性、厚德发财、招财进宝之类的内容。作品的内容,可能决定你的作品有没有社会市场,切记!切记!
第五:要会表现自己 说真的,这年头真正看得懂书法的人很少,包括那些国展评委。 你到底写得好不好,这个只有你自己给自己做广告。如同某牛奶厂家吹嘘“和我的牛奶最放心”之类。 一个合格的书法家要善于利用各种时机吹嘘自己。需要说明的是----不要太露骨的吹自己如何写得好,那种做法太低级!这年头,人很俗气,人也很狡猾,不拐弯的吹嘘谁都能揣摩出一二来。那么咋办呢? 这样:你要先跟人家说,我尽管临过历史上所有上千家的经典发帖,但是我主要是学得二王,尤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差不多临过500多遍。为啥这么说?王羲之或者兰亭序卖菜的都知道。你要说你学过倪元璐,完蛋了,没几个人知道。 再者,你要给人介绍什么样的书法才是最正宗的、最牛13的书法。先给他灌输一套审美鉴别理论,然后你貌似不经意的用你的作品给他分析,比如:“你看,这个笔画就是来自王羲之的。”或者“你看,这种线条没有500年功夫是写不出来的。”如此等等,你就把他洗脑了,以后他就是看见兰亭序也会觉得没有你说的那种标准,那么还是你写的好。真的,你别不信,以后你要见到说王羲之写的不好的人,估计就是被洗过脑:(邪教就是这么给人先洗脑的,所以,你要会忽悠,那就是给你所有的听众、观众洗脑,让他们觉得你才是当代大书法家,并且是硕果仅存的书法家。说不定,他还能帮你申遗!) 这是一个忽悠的时代,谁不会忽悠,那就只能挨忽悠!
第六:要组建粉丝团 孤军作战总是效果差,即便是邦德也有强大的后援作为支撑。 书法家不仅要写的好,还要善于利用资源。怎么利用呢?这么说吧,你是全国会员,你如果几次国展。可是你想一下,不是书法圈的人知道中国书协是个啥吗?貌似不太知道。知道啥是国展吗?貌似也不太知道。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怎么能让你周围或者你所在城市的人知道你写的好呢? 很显然,光你自己靠一张嘴说不好使,你就是整天站马路上用大喇叭喊也没多少人听到。古人不说了吗——众口铄金,那意思就是嘴多了效果大。现在不也有句名言嘛——“假话说多了就成了真滴”。因此说,传销行业中的“口碑传送”是非常好用的,否则怎么连老头老太太都忽悠的跟中邪似的呢?! 1、你要多结交高官或者大款或者威信很高的人,先给他们洗脑。他们说话有效果啊,振臂一挥:“那谁写的真好啊,世界第一!”这话谁敢不信?? 2、你要带点学生。好处是把学生乃至学生家长都洗了脑,他们替你四处吹嘘、现身说法。 3、和媒体做朋友,经常请他们吃吃饭,送点你的作品行贿。这年头,只要报纸上的东西,甭管专业圈明白不明白好坏,老百姓还是相信的----发表的凭啥不好?不好咋不发你的?!记住,不要王婆卖瓜自吹自夸,要善于利用资源,善于利用别人的嘴:) 第七:最好有点别的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