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汾网

搜索
易汾网 首页 兴趣爱好 查看内容

声东击西!中国将在印控克什米尔扳回一局

2017-8-16 11:20| 发布者: 寒泪| 查看: 7146| 评论: 0|来自: 微博

摘要:   “中印士兵爆发新冲突!”“印军阻止解放军两次入侵!”  16日一早,类似耸动的标题占据《印度时报》等多家印度媒体网站头条,起因是有“印度政府消息源”称,中印士兵15清晨在拉达克地区发生摩擦,双方互掷石 ...

  “中印士兵爆发新冲突!”“印军阻止解放军两次入侵!”

  16日一早,类似耸动的标题占据《印度时报》等多家印度媒体网站头条,起因是有“印度政府消息源”称,中印士兵15清晨在拉达克地区发生摩擦,双方互掷石块,且都有人受轻伤。但此消息不仅中方尚未证实,印度军方也不予置评。

   该消息源称,中印士兵15日在班公湖两处区域发生面对面对峙,双方互掷石块,有人受伤。随后双方士兵各自撤出了冲突地点。

  英国路透社16日也报道了此事,称“中印双方经常互相指责对方侵入本国领土,但直接发生冲突的情况十分罕见”。

  《印度时报》所说的“拉达克地区”,是指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部分,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边缘,主要包括列城及其周围地区,海拔在3000~6000米之间。然而,在历史上,拉达克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至今该地区的大多数居民仍是藏人,语言、文化、宗教与西藏相同。中国政府从未承认印度对该地区享有管辖权。

  1.边界争端的由来

  拉达克是西藏同中亚和印度交通、贸易的中心和门户。拉达克有"小西藏"之称,无论地理、民族,宗教与文化皆接近西藏。拉达克历史上属于中国,是西藏的一部分,到清朝时为受驻藏大臣节制的西藏藩属。1834年,得到英国支持的锡克王国入侵拉达克,拉达克从此落入外国之手。

  据马大正主编的《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介绍,早在公元9世纪,拉达克就是吐蕃的一部分,13世纪统一于中国的元朝,后来统治北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曾侵入拉达克,迫使其成为藩属,但随着莫卧儿帝国的衰落,拉达克在清代重新归属中国西藏管辖,拉达克王由驻藏大臣“节制”。

  在中国地图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中,有1820年的全中国地图,该图把拉达克划为中国西藏的一部分。那么,拉达克地区是怎么落入印度之手的呢?这还得从英国东印度公司说起。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次大陆扩张的过程中,对拉达克等西藏西部地区日益关注,因为该地区扼住了英国通往亚洲腹地之路。19世纪30年代,东印度公司派人到拉达克搜集情报。

  1834年,得到英国支持的锡克王国查谟土邦总督、道格拉族人(藏文文献中一般称作“森巴人”)古拉伯·辛格,派遣克什瓦尔(今查谟东北)地方长官瓦齐尔佐尔阿弗尔·辛格(藏文史料记载为“倭色尔”),率领约5000名士兵突然侵入拉达克。拉达克王派人至拉萨向清朝驻藏大臣求援,但是驻藏大臣拒绝派兵支援。1835年,道格拉军击溃拉达克军主力,攻抵拉达克首府列城,拉达克被迫签订城下之盟,沦为查谟的附属国。但拉达克人不断反抗,在道格拉军1839年第四次入侵拉达克之后,查谟的统治才相对巩固。1840年,古拉伯·辛格派兵侵占了拉达克西北的巴尔蒂斯坦(在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内,此前也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边境争端随着英国介入而产生。

  2.中国从未承认拉达克属于英属印度

  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署《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主战场的战事宣告结束。

  道格拉与锡克人的军事力量在侵略拉达克和阿里的过程中受到削弱。英国利用这一机会,于1845发动对锡克王国的战争,古拉伯·辛格统治的克什米尔,在1846年被划为英属印度的土邦。

  接下来,英国就想继承道格拉的侵略遗产,通过与中国签署正式条约的形式,把对拉达克的“保护关系”合法化,并废除拉达克向中国西藏的朝贡制度。

  清廷拒绝与英国划界,避免了中国领土主权的损失。几十年后,英国在藏南地区故伎重演,以“分水岭原则”抛出了“麦克马洪线”。

  此后的历届中国政府,从未正式承认过拉达克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双方就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爆发战争,战后印度控制了拉达克。印方曾声称,中印边界西段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划定,遭到中国方面的驳斥。直到今天,中印边界西段问题仍悬而未决。

中国至今未承认拉达克属于印度(班公湖将完全收回)中国至今未承认拉达克属于印度(班公湖将完全收回)

  3.历次对峙事件

    2013年以来有关报道表示,中印两军在拉达克曾发生过21天“帐篷对峙”,当地的楚玛尔哨所正是主要争执所在。印方当时声称,解放军进入拉达克陶贝奥迪(Daulat Beg Oldi)段领土19公里。6月17日,印度又指控中国解放军巡逻队在楚玛尔破坏了印度的碉堡,并拆除印方一个监视摄影机。直到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A.K.Antony)访问北京前一天,也就是7月3日,在印方的强烈抗议下,中方才“归还”了印方的摄影机。

  印度国防部称,过去3年间解放军进入争议领土逾600次。为强化边界和平安定,两国正就中方先前提出的一项新边防合作协议讨论中。

  印度媒体今年早些时候曾疯炒所谓的中国军方“越线行为”,并称此引发两国“帐篷对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多次对此表示,中国边防部队一直严格遵守两国达成的有关协议,尊重和遵守中印边境地区的实际控制线,在中方一侧进行正常巡逻,没有越过实控线一步。中方不能同意有关中国边防部队“入侵”印度领土以及中国挑起中印边境地区紧张局势的指责。

  据《印度斯坦时报》8月5日报道,巴基斯坦武装组织“虔诚军”当天在印控克什米尔巴拉穆拉县索普热与印度武装部队发生交火。这次,中印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冲突,原因令人遐想。

  4.解决洞朗问题对策

  在中印边境中段与东段,印度陆军部署规模已形成了对当面我边防部队的绝对兵力优势。即使是在此次发生军事对峙的锡金段方向,印军也陈兵6-7万。我军如果在印军预设战场地区,开战反击印军,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如果与印军小打,解决不了问题, 今后中印两军还会重复发生对峙冲突。

  如果中打,要围歼印军在此地区的几万兵力,必须动用我军几个战区的战略兵力。

  如果大打,那将会暂停我国高速发展经济的进程,从国家总体战略层面看,于我不利,于美日印等国有利。

  因此,我军在此次边境冲突中,应该执行毛主席当年制定的战略方针:"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在中印边境中段与东段,印军希望我军进攻的地区,采取选择守势,一线边防部队寸土不让,对越境印军贴身逐步挤圧......

  二线西藏军区野战部队,增援一线布防,防止印军进攻,但不主动跨境攻击印军,由于该地区地势我方高,印方低,印军想大规模攻进也难。

  如果印度坚持在中段不撤军,与我军软磨硬顶,那我军就应该在中印边境西段,我方实际控制的阿克塞钦地区,采取攻势,主动开辟对我军有利的新战场......

  阿克塞钦地区: 阿克赛钦(维吾尔语:ﺋﺎﻗﺴﺎﻱ ﭼﯩﻦ,源于古突厥语Aksai Chin,意为“中国的白石滩”,aksai指“白石滩”,突厥语称中国为秦Chin,位于中国新疆—西藏与印度霸占的中国故土拉达克地区的边界东方,大体上在和田县南部,总面积4万2685平方公里,有新藏公路通过。

  此地区主权为中国,不存在主权争议(而且其西方的拉达克地区是中国故土、应归还中国,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时期印度很担心中国收回拉达克,但中国还是维持1959实控线),且一直在中国政府实际控制之下,绝大部分属于新疆和田地区管辖,南部很小一部分属于西藏阿里地区管辖。

  我军西部战区可充分利用阿克塞钦地区地形较平坦,适合我军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突击作战的特点,将西部战区新彊军区驻南彊的装甲机械化合成部队,沿新藏公路快速机动到阿克塞钦地区。并主动越过1962年形成的,目前中印实际对峙线,向中国的故土拉达克地区推进,并占领有利地形,摆出可能继续进攻的状态。

  我军网絡部队同时对印度展开网络战心理战,通过新媒体向印度国內传播我军在西段也学印军跨过边境,已占领大片土地,引起印度国内各种政治力量与民众,对印度政府无能的游行与抗议,引发社会动乱......

  如果能出现此种局面, 此时的莫迪政府可能就有点骑虎难下了。如果在中印边境西段与我军开战,面对兵强马壮的中国重装机械化部队会深感兵力不足,胜算不大。如果中国大打出手,冲向300多公里外的印度首都,那将会对新德里构成直接威胁。所以中国的阿克塞钦就是中亚的镇妖塔和刺向印度心脏的利剑。

  如果这个时候中国的兄弟"巴铁"配合大哥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出击,中巴两军密切配合,左右勾拳齐出,印度三哥就真的难以应付所谓的2.5场战争了。

  面对中巴与国內民众的三方压力,此时的莫迪政府想从中印边境中段与东段地区调大量山地军大部队西援,由于山高路远路差, 远水无法解近渴。再说大部队西调后,万一中国军队又玩"声西击中"战术,从中段突破,穿插分割印度国土,趁机收复藏南地区怎么办?

  所以此时的印度莫迪政府,为了用最快和最简便的方法,解决中印边境冲突,平息国内各派政治实力与民众对本届政府的压力。解铃还需细铃人,也许他会听从中国政府的吿戒,将中印边境中段越境印军主动撤回后,与中方展开谈判,要求中方部队退回到此次冲突前实际控制线,中方同意后,印政府骑虎难下的局面才能解脱。

  这也符合中国在和平共处的原则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孙子兵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