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汾网

搜索
易汾网 首页 兴趣爱好 查看内容

【书法有法】不妨试试这样创作草书

2015-11-24 16:40| 发布者: 寒泪| 查看: 4136| 评论: 0|来自: 中国名家书画网

摘要: 草书是一门变幻丰富、表现性极强的艺术,它作为一种书体形式的出现被人们认识即具有天生的非实用纯艺术性倾向。中国书法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丰富的草书遗产,当代草书也表现出了较全面的继承各种传统形式的创作方法。草 ...

草书是一门变幻丰富、表现性极强的艺术,它作为一种书体形式的出现被人们认识即具有天生的非实用纯艺术性倾向。中国书法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丰富的草书遗产,当代草书也表现出了较全面的继承各种传统形式的创作方法。草书创作不仅需要笔墨技法形式的锤炼,更需要作者胸襟、气质的历练——草书非兼有精熟之技法和浪漫之情怀不能为也。


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表征这一时代的草书艺术呢?面对丰富的草书历史遗产,我们将如何取舍?在新的历史时空中我们又该怎样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与形式特征?这里概略提出如下8种取舍创作模式,以作探讨。




章草是由隶书草化而来的一种书体,传为史游所创,有《急就章》及索靖《出师颂》、《月仪帖》等传世,晋“二王”尚有部分章草书作。但其创变今草后,章草几乎失传;至宋元赵构、赵孟睿魉慰说壬偈榧曳接姓虏菟莨胖;近世则有王世堂、王蘧常沉浸于此,独有成就。新时期以来,章草做为一种高古而富有情趣的书体也被许多书家所青睐。


二、晋代“二王”模式


晋代至今为今草的成熟期,晋人萧散的风神造就了其自由、自在、散淡、清雅的行草书。王羲之正、行、草兼善,但造就其书圣地位的是其今草,而绝非其稚拙的小楷和书迹真假莫辨的行书。在上世纪90年代以宗法民间书为时尚流行书风盛行之际,一些有识之士理性地提出了继承经典精华的创作观念,将视线投射到“二王”草书上,其创作实践很快也获得了书坛的确认。进入21世纪以来,书法向精英化、深内涵、高品味方向发展,其有愈加强化壮大之势。晋草用笔特征是精整、细腻,无论行笔如何迅疾,如何夸张,其笔墨线条起运都很到位,可谓笔笔见锋,遒逸明净,是为难于超越之经典。惜此类草书过于津津于点画,有失浩落大气之憾。





 

三、唐旭素模式


有唐一代,张旭、怀素运用篆书笔法入草,强化草书的中锋用笔和连绵开合的变化取势,并参以舞剑、夏云等人文自然物象,极力夸张草书变化形态,使草书发展到一个颠峰时代,或曰狂草、大草。正是其极大变化草书的用笔结字起伏、对比夸张特征,成就了一个与盛唐时代气象相吻合的浪漫主义书风时代。后世多所效法而难以有所超越,惟近世毛泽东以领袖之气魄、一生的阅历和笔法锤炼,至晚岁,终得胸怀万古,超迈古今,纵横捭阖,与其踵武前后,相互媲美之今世伟大浪漫狂草,盖笔法易得而气度胸怀难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