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汾网

搜索
易汾网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露宿停车场、做洗碗工、打地铺,山西师大32名大学生“艰难生存”,这都什么情况?

2019-8-2 17:11| 发布者: 良子| 查看: 7762| 评论: 0|来自: 山西晚报

摘要: 露宿停车场在餐馆做服务员、洗碗工街头发传单去教育机构当家教…这不是在找工作也没有被骗这是32名大学生在进行生存挑战7月16日—31日,来自山西师范大学“莳英计划”第八期的32名学员,从临汾出发,去往辽宁省沈阳 ...

露宿停车场

在餐馆做服务员、洗碗工

街头发传单

去教育机构当家教…



这不是在找工作

也没有被骗

这是32名大学生在进行生存挑战



7月16日—31日,来自山西师范大学“莳英计划”第八期的32名学员,从临汾出发,去往辽宁省沈阳市,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里,开展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极限生存挑战——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每人只能携带15元现金,一个装有衣物、毛毯及少量食物的行囊,靠着自己的智慧自食其力,解决吃住行等所有问题,以此挑战都市生存法则,体验生活。


点击观看相关视频

//
生存不易 首日仅有19人找到工作
//


7月16日14时46分,列车缓缓抵达沈阳北站,32位来自山西师范大学“莳英计划”第八期的学生有序下车。“刚下火车,沈阳就用闷热的天气来回应我们。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忐忑,同时又对此次行程充满了期待。”学员刘雨欣说。
  

组长李创介绍,学员们下车后,会收走他们身上多余的现金、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的余额也会被清空,交给他们的只有15元和重约20斤的行囊。囊中仅有衣物、毛毯等物品,以及少量泡面、鸡蛋、压缩饼干等可以维持一至两天的食物。在未来半个月的时间里,每位学员需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团队的协作来解决自己的食宿问题,同时还得挣够临汾往返沈阳的路费。


一位女学员正在餐馆擦玻璃。


“出了火车站,我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在大街小巷四处转悠,生怕错过一个小店,错过一个招聘的机会。我真希望有老板可以收留我们,哪怕是做义工,但频频遭受的冷眼,让我们很崩溃!”4组学员李卉婷说,“问了好多地方,但都不招短期工,我心里真觉得有点儿崩溃!不会真睡大街上吧?后来,终于碰到一个好心的老板娘,了解情况后,决定让我和李卉婷留在店里,还让厨师给我们做了一碗乌冬面。那一刻,我觉得很感动,也很开心!”4组学员贠楠楠回忆。


男学员们在一家快餐店里打地铺。

  

夜幕降临,32位学员当中,有19个人找到了工作。“比预想的要好,很多老板愿意提供食宿。找到工作的学员收留了几个没找下的。当天有28人暂时有了住处,还有几位男生在一个停车场角落里打地铺,凑合了一晚。”李创说。


//
在一座有爱的城市团结协作
//


“因为我们有淘汰机制,3天内找不到工作的,都会被遣送回学校。半月内挣不够路费,也被视为不合格。”李创说,7月19日,学员们全都找到了工作,大多集中在餐饮行业。他们有在前厅做服务员的,有后厨洗碗、打杂,也有部分学员到教育机构当家教,实在没有更好的工作,就在街头发传单。薪资水平也参差不齐,从每天40元—100元不等。

  

学员们的工作并不稳定,失业的情况常有发生,很多人“吃了上顿没下顿”,上班时衣着光鲜,下班了却无处下榻。



无论是在烧烤店做烧炭工,还是在商店做收银员,学员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接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体会着生存的不易。“学员们在一起不仅团结合作,他们的一举一动也时刻感动着我们。”指导老师郭俊平介绍,有几位男生主动把住处让给了女生,宁愿自己露宿街头或者住在快餐店。

  

//
“莳英计划”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
//


“莳英计划”是山西师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大学生“第二课堂改革”的特色项目,其中选拔期间的生存训练环节是该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项目。
  

郭俊平介绍,学校通过生存训练的开展,目的是让学生“零距离”体验社会生活,在困难中磨练意志,激发潜能,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自2012年启动计划开始,生存训练已经走过7个年头,先后前往广州、重庆、天津、福州、北京、兰州、石家庄等地开展生存训练,今年到了辽宁省省会沈阳市。7月13日,“莳英计划”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进行了28个素质拓展项目的角逐。从面试、笔试、心理测试、团队晋级赛到暑期素拓,从最初的700余人逐渐精简至32人,竞争非常激烈。最后学员们在临汾三天的模拟训练中共赚取8944.5元,这些钱用以支付前往沈阳的火车票。



在城市中求得生存之道的同时,学员们逐渐理解了父母的艰辛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回家后我想多陪陪父母,挣钱真的很不容易,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才能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地成长。”学员陈彦君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