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汾网

搜索
易汾网 首页 时尚生活 查看内容

食物入口改道 “瘦脸针”解难题

2019-12-29 10:39| 发布者: 良子| 查看: 4035| 评论: 0|来自: 广州日报

摘要: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张阳、黄睿、罗灿)食物进了口却“不走寻常路”,长期营养不良不说,还会有生命危险!56岁的惠州人邱叔就备受这无法吞咽的“怪病”折磨,由于食物无法流入食管却经由气道流入 ...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张阳、黄睿、罗灿)食物进了口却“不走寻常路”,长期营养不良不说,还会有生命危险!56岁的惠州人邱叔就备受这无法吞咽的“怪病”折磨,由于食物无法流入食管却经由气道流入肺内,导致他反复肺部感染,生命也受到威胁。万万没想到,最终邱叔获救,却是因为医生妙用美容常用的“瘦脸针”。

  重症肺炎

  只因食物“不走寻常路”

  5个月前,邱叔因严重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从惠州到广州求医,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重症监护室)监护了一个多月后,邱叔的病情逐渐稳定,转入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由于抢救后一直通过胃管进食流质食物,邱叔体形消瘦且伴有营养不良的症状,为了确保邱叔能安全经口进食,医院为他安排了吞咽造影检查,没想到意外发现了导致邱叔反复出现肺炎的“祸首”。

  原来,邱叔存在“环咽肌失弛缓”的问题。正常进食时,食物经过咽喉、食管,最终进入胃内消化。然而,“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却因位于食管上的环咽肌“太紧张”,不能松弛,导致食管不开放,食物只能“改道”通过气道进入肺内,从而引起肺部组织发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主任马超教授介绍,临床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环咽肌功能紊乱的常见病因。然而,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并没有发现邱叔有神经及其他的异常。

  康复“组合拳”

  肉毒素为患者“雪中送炭”

  经过团队讨论后,马超决定打出一套康复“组合拳”,采用“分级多次球囊导管扩张术”这种针对环咽肌失弛缓的有效治疗方法为邱叔治疗,并配合吞咽电刺激和吞咽功能训练。

  除了基础治疗外,马超还独辟蹊径,对失弛缓的环咽肌进行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可作用于胆碱能运动神经的末梢,通过阻断神经与肌肉接头之间的冲动的传递,从而使肌肉张力下降,使肌纤维不能收缩,缓解痉挛。因此,它最广为市民熟知的用途是除皱美容、使得面部咬肌萎缩变小的“瘦脸”功效。

  “实际上,肉毒素不仅可以锦上添花,在康复医学领域更可以‘雪中送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马超指出,肉毒素可以降低环咽肌肌张力,从而让食道恢复正常的开放、关闭功能。

  肉毒素注射环咽肌也有一定的风险,注射定位不准确会使毒素弥漫至周围组织,导致肌肉力量减弱而加重吞咽困难。马超介绍,团队最终采取了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肉毒素注射的方案,可以使药物准确到达“靶点肌肉”,在准确降低环咽肌肌张力的同时也不影响其他正常肌肉。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治疗,邱叔的吞咽功能有了明显好转,食物已经可以顺利通过环咽肌进入食管。接受了进一步的强化摄食训练后,邱叔已经能完全经口进食,并顺利拔除了胃管。

  除了吞咽障碍

  这些病也能“搞掂”

  马超指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已尝试将肉毒素注射治疗用于缓解多种疾病,例如早期鼻咽癌导致的吞咽障碍、车祸等急性脊髓损伤引发的尿潴留、中风后肢体痉挛、腰背肌痉挛引发的疼痛、面肌瘫痪痉挛等,精准选择注射的靶点、控制注射剂量,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