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的概念很多,不深入研究的话,很多消费者对于屏幕概念的了解都是模棱两可。比如经常提到的“苹果屏”就有很多人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苹果到底生产屏幕吗?答案是否定的。苹果虽然是一个全球顶尖的公司,但它也不是全能的企业。或者说苹果没有必要自己生产全部的配件,因此苹果一直没有意图建立面板生产的企业。当然一个成熟的面板企业,也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的,为了一个屏幕大动干戈,苹果暂时不会那么做。
那为什么市场上有“苹果屏”这个概念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苹果近年来的产品非常经典,全球销量都非常的不错。而这些产品都配置了液晶屏幕,显示效果比较的出色,因此很多人厂商和经销商就想出了“苹果屏”的概念,用于告诉人们,自己产品的屏幕和苹果手机以及平板等产品,采用的屏幕是一样的。所以说“苹果屏”的概念是炒作出来的。 其实“苹果屏”的来源比较的复杂,因为苹果也经常更换自己的屏幕供应商,当然有能力和苹果合作的液晶屏幕供应商数量并不是很多。主要就是日本、台湾以及韩国的液晶面板企业。近期中国内地的液晶行业也在崛起,但是由于技术的差距,苹果暂时还不会和内地的液晶面板企业合作。毕竟苹果对于自己屏幕的效果要求还是很严的。因此我们知道“苹果屏”并没有特定的技术规格。 当然苹果屏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技术特点的。首先就是广视角的技术,最开始的时候苹果主要使用IPS屏幕,就是看中了其视角上的优势。因此很多入门产品在使用IPS屏幕的时候,也是喜欢称自己使用了“苹果屏”。其实苹果现在采用的屏幕,实现广视角的效果倒不是一定使用IPS屏幕的分子排列模式。业界实现广视角的效果有很多的方案,只不过IPS最出名而已。
其次“苹果屏”还有高分的特点。也就是苹果一直推崇的视网膜屏幕的概念,其根本也是分辨率的提升所带来的优势。现如今移动智能设备的屏幕分辨率都比较的高,因此苹果也很少提到自己屏幕ppi的规格了。此外“苹果屏”其实还很重视颜色的表现,精准的色彩还原也是苹果一直坚持的事情。 由于“苹果屏”具有很多的优势,所以很多跟随者愿意称呼自己的屏幕为苹果屏。其实苹果之所以有这样的好屏幕,主要还是由于和液晶面板厂商额合作较为紧密,其拥有较大的体量,在和液晶苹果厂商合作的时候,话语权比较的强,因此可以获取到更多的优质液晶屏幕。而跟随者则是没有这种实力了,其行为更多是攀龙附凤想升天,提升自己的关注度而已。 有的用户可能会说,苹果的iMac上的屏幕,在参数上看和很多国产液晶显示器的参数也是一样的,那么这些国产厂商的面板可以称得上是“苹果屏”了吧?其实说起来,“苹果屏”的兴起,和显示器厂商的关系倒是很大的。之前有一批苹果并不满意的27英寸IPS屏幕被退货,被一个深圳厂商收入囊中,从而开始宣传起“苹果屏”的概念。
其实从这个事件我们也能看出,同样的参数,显示效果也是不同的。因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表现不仅仅是尺寸以及分辨率那么简单,其涉及的方面非常的多。对于苹果,面板厂商给予全部的调试参数,而一些小企业,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比如这批流出来的面板,面板企业就不给出全部的调试参数,因此甚至有的产品不能调节面板亮度。 面板厂商对于面板的本身的分级也是很明显的,同样是IPS屏幕,同样的分辨率,等级也有不同。因此从数据表格看来相差不多的屏幕,不代表屏幕效果就完全一样。不过话说回来,苹果产品的屏幕并不一定就多么的领衔。现在很多入门的显示器的色域也非常的给力,加上广视角以及高分的实力,其实单从屏幕上讲,并不逊色于苹果的产品了。苹果的手机和平板以及笔记本等产品热卖,还是综合的实力更强。 上面我们也已经说到,“苹果屏”的确是一个宣传出来的概念,但是这并不代表“苹果屏”就完全没有意义。可以说苹果对于显示行业的促进是有目共睹的。屏幕的尺寸,广视角的配置,分辨率的提升都和苹果的产品有着密切的关系。iPhone提升了手机屏幕的尺寸,并且掀起了广视角屏幕的旋风,而其笔记本对于分辨率的坚持,也是值得肯定的。
国内的厂商跟风“苹果屏”的概念,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蒙骗消费者的嫌疑,但是从长久的效果来看,国产显示产品的屏幕提升也的确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很多国产液晶显示器的效果都比较靠谱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些产品的确比较的好用。最关键的是国产的显示器价格还非常的优惠。 全文总结: “苹果屏”的概念是模糊,但是也的确促进了液晶面板行业的进步。为了跟上苹果的脚步,各种国产平板、手机、笔记本以及显示器都在屏幕上大做文章,从而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步。现在反过头看2010年的2.0英寸屏幕,是不是有点惨目忍睹的感觉?其实这些进步和“苹果屏”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此外由于国产电子产品对于屏幕的追求提升,导致国内的面板行业开始呈现爆发的状态,近几年来国内面板事业蒸蒸日上,虽然在技术还有待进步,但是在规模上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