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各地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不断增多,在满足家长和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同时,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办学、管理不够规范,一些无证无照机构非法办学招生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家庭式”“作坊式”培训机构不仅教学质量低劣,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例如临汾尧都区鼓楼北街72号四层的云翔传媒、洪家楼北街180西南方向110米的广艺传媒艺术学校借文化传媒公司名义招收学生,尧都区的一支笔画室、青狮南街童鞋大世界旁贸家胡同的龙城书法院等培训机构.滨河西路的猛犸教育,锦悦城的天艺,向阳路的墨缘等培训机构均无办学资质并销售美术,书法等专业课程及文化课课程,一些连锁的培训机构在当地也无备案,更有甚者只是打着连锁机构的名义开班办学。 在疫情期间这些机构却无视法律法规,无视教育局规定,无视学生安全依旧正常开课,有的甚至偷偷摸摸开课。一些人通过个人社会关系进去学校招生,他们能对学生的成绩和未来负责吗?他们将教育局的规定置于何处,将学生的安全置于何处,将家长的期许置于何处,占地四五十平也敢号称自己是培训学校,没有办学资质也敢号称自己的学校合法,刚毕业的老师也号称资深教师团队,就是因为有这些无资质的办学机构,把艺考教育这个市场搞得乌烟瘴气,才让那么多学生迷茫无助,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学校,最后浪费钱财也失去了大好的前程。 很多无证机构交钱前后 对你的态度判若两人。无视学生自身条件与专业是否合适,故意夸大通过率,简化艺术考试学习和考试过程,花言巧语哄骗学生,诱导家长交费,在完成交费后不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不注重学习进度管控,不关注学生成绩管控,日常管理敷衍了事,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借学习资料,一对一补课,艺考带队,文化课学习等理由变相加收额外费用,最重要的是这些没有办学资质,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培训班在面对正规统一的检查时将会被全面关停,届时培训班老板一跑了之,学生家长学费无法寻回事小,耽误孩子考试升学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这样的例子在这几年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这个复杂的培训机构的圈套里绕来绕去,最后绕晕被骗,毁了自己的一生。 山西省教育厅2月5日发文明确规定将严查无办学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增设校外机构黑名单与白名单,接受并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在此提醒您:请理性看待校外教育培训,请自觉抵制非法培训机构! 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学生和家长,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也请各位家长擦亮眼睛,懂得判断,理性看待校外教育培训,自觉抵制非法培训机构,让孩子们在一个安全、合法、负责的学校,在保证身心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学习知识,朝着心里的目标出发! 附山西省教育厅整治无资质校外培训机构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y_CXf9V92OTf56nZfjwA8w 原文如下: 理性看待校外培训 抵制非法培训机构——山西省教育厅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理性看待校外培训 抵制非法培训机构 ——山西省教育厅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朋友: 近年来,全省各地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不断增多,在满足家长和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同时,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办学、管理不够规范,一些无证无照机构非法办学招生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家庭式”“作坊式”培训机构不仅教学质量低劣,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在线教育平台自我炒作,给家长、学生选择造成困惑。当前,正值全体师生欢度寒假、喜迎牛年新春之际,山西省教育厅提醒您:请理性看待校外教育培训,请自觉抵制非法培训机构! 人生若是赛道,输赢不在“抢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如何使孩子成才,却有着客观规律。不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尊重教育基本规律,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个人炒作“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明显有违“百年树人”的教育规律。一些家长盲目跟风参与校外培训,使孩子被迫走上超前灌输、强化应试、填鸭教学、机械重复的“抢跑赛道”,非但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潜力,剥夺了他们美好快乐的童年生活,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破坏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加餐”并非必要,适合才是最好 校外培训对于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既不能代替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更不能代替学校系统全面的教育教学。请家长朋友们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审慎决定是否参加校外培训,切勿过多选择额外培训课程和教辅资料,导致孩子的课外负担过重,造成拔苗助长式的严重后果。如参加校外培训,务必选择“证照”齐全、办学规范、无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务必选择培养孩子兴趣、发展孩子特长、助益素质教育的培训内容,科学、适度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在保证孩子健康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机构是非黑白,“平台”可见分晓 谁在“白名单”,谁是“黑机构”?教育部主导建设的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一目了然。经各地教育部门认真审核,目前全省有4000余家合法合规培训机构已在平台上线发布。家长朋友们可通过网页链接或扫二维码等方式登录平台,对相关机构的资质进行查询认证或投诉举报(具体方法附后)。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将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在“两个平台”动态更新白(黑)名单,实现监管常态化、风险可预警、惩戒可联动。 规范合同很重要,安全防疫不可少 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维权意识要筑牢。在缴费参加培训之前,请家长朋友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依法签订教育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知晓争议解决途径和方法,确保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目前,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尽量减少聚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愉快、温馨的寒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