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在全方位推进临汾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现通报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惠企便民服务的十一项典型做法: 01 临汾市行政审批系统 02 临汾市财政局 03 国网临汾供电公司 实施居民充电桩“一证办理”方便办事群众 国网临汾供电公司针对当前居民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需求激增,原有模式下办电手续较为繁琐的问题,创新实行“零审查+承诺制”居民充电桩一证办理模式,居民充电桩平均接电时长缩减至2个工作日内。一是简化办电手续。客户仅需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即可受理申请。编制《居民充换电设施用电业务承诺书》,在客户对土地产权、施工协调等事项进行承诺签字后,直接办理。二是提速接电效率。开展主动上门服务,实行勘察装表一岗制作业,依托一体化平台实现周边电网资源在线查询,现场直接答复供电方案,条件具备当日即可完成装表接电。三是优化服务品质。推行“网上国网”线上办电,办电进度实时互动。落实配套工程投资至客户用地红线,结合客户充电习惯,协助客户选择最优电价方案。客户充电桩回访全覆盖,收集客户意见建议改进办电服务品质。自创新举措实施以来,827户居民通过“一证办理”安装接电充电桩,免收申请资料2481项。通过服务电动汽车发展,推进改善空气质量,方便群众日常出行需求。 04 临汾市税务局 优化服务举措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开展免费邮寄业务。2021年4月1日起,对临汾市范围内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和B级的纳税人提供网上领用发票免费邮递服务。截止2021年7月31日,共免费邮寄发票676户次,224304份。同时,从2021年8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对新办纳税人首次申领发票开展免费邮寄Ukey服务。二是打造“智能+办税服务厅”。充分利用人脸识别、智能语音交互、多媒体远程视频、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依托导税屏、PAD及双屏辅导终端等设备,提供多元化非接触式办税渠道,升级改造智能识别区、智能导税区、24小时自助办税区等功能区域,具体细化每个功能区域建设,方便办事群众。三是结合实际业务办理情况,对办理耗时短、不需填单且是单一模块操作的涉税缴费业务,推出“简事快办20条”服务举措,实行即时办理,不需叫号、排队,实现纳税人、缴费人简易事项即到即办、即办即走,通过减少纳税排队叫号时间,提升了纳税人办税体验,力争实现涉税事项办理“0”等待。 05 临汾市行政审批局 优化政务服务全力打造“四办”公共服务品牌 06 市金融办 创优金融生态环境 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 一是建立“3+3+N”政银企对接机制,即金融办、人行、银保监+发改委、工信局、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全市金融机构的政银企服务机制,累计达成贷款意向达百亿元,受到全省金融办主任工作会通报表扬。在“临汾金融”微信公众号搭建了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提升对接效率和精准性。二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活“临汾市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累计支持我市中小微企业转贷续贷409笔,投放金额160.5亿元,财政资金助企杠杆效应明显。同时,不断优化企业申请流程,在“临汾金融”微信公众号开通线上申请平台,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办续贷。三是创新推进“再融贷”模式应用。积极挖掘县域重点产业商圈,积极探索构建“重点产业+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央行再贷款”模式,大力推广应用“再融贷”应收账款融资供应链金融产品。通过推行“再融贷”信贷产品,累计为 11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640万元,首贷率达82.27%,有力支持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临汾市“再融贷”模式应用被列为“中征平台基础业务创新发展”项目。 07 临汾市人社局 08 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 09 临汾市行政审批局 10 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 11 临汾市城市管理局 在用水报装方面。紧紧围绕优化流程、精简资料、压缩时限、降低成本、强化服务5个方面,通过新增提前介入环节、简化用水报装资料、压缩用水报装办理时限、提升供水服务品质、优化用水报装办理环节不断优化服务,方便企业群众,2021年上半年,完成用户获得用水接入工程共28户。在用气报装方面。通过提前介入设计,缩短报装用时,缩减报装资料,深入落实优惠政策,疫情期间对住宿和餐饮行业用非居民管道天然气进行了价格减免,减免用量约456万立方,减免金额约为73万元。自5月中旬起,开展了“小营福用户优惠”活动,上门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方便、低价、优质的报装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