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脱贫后,人情账包袱成为乡村治理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红白事中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和好面子问题,由此引发的饭菜铺张浪费、‘天价彩礼’等问题如不得到有效治理将有可能成为返贫的重要因素”。隰县城南乡七里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龙说。 为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和清廉村居建设,今年以来,隰县纪委监委将城南乡七里脚村作为示范点,推行“五统一”标准,规范红白喜事管理,使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享乐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努力实现乡村治理有序有效、乡风民心崇廉向善、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统一报备审核。由村党支部大会推选一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群众认可的党员干部担任红色管家,统一管理村民红白喜事,在举办喜事前十天向红色管家报备,由红色管家连同红白理事会成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审核,特别是面对新冠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引导村民“喜事缓办、丧事简办”。 统一安排管理。对能正常举办的红白喜事,由村理事会会长根据操办原则与标准统一安排管理,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全程监督。红事要求迎亲车队不超过8辆,拱门不超过1个;白事要求不在村道搭设灵棚,提倡通过家庭追思会、鲜花祭奠等方式代替焚纸烧香。 统一宴席标准。将出席人数严格控制在150人以内,每桌饭菜不超过10个盘,成本不超过200元;酒席用烟每桌不超过1盒,每盒不超过10元;用酒每桌不超过1瓶,每瓶不超过30元。 统一礼金标准。提倡“礼轻情重”,要求彩礼最高不超过8万元。宴请全家的每家礼金不超过200元,宴请个人的每人礼金不超过100元,脱贫户、监测户等不用随礼,确需随礼不应超过50元。 统一就餐设施。在村委幸福小院中设立红白喜事宴会厅,使用统一的厨具、桌椅以及可重复利用的餐具,有效避免了村民讲排场、好面子的攀比心理,减轻村民经济负担,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自从有村里红白理事会帮忙操办我儿子的婚事后,彩礼也能负担起,大家伙吃得也很舒心,我们两家都很满意!”七里脚村村民田永明说道。在红白理事会的管理下,农民群众既改变行为,又提高思想认识,移风易俗、除旧树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勤俭节约、崇简戒奢的农村文明新风逐渐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