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汾网

搜索
易汾网 首页 大同 查看内容

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抵达山西…

2023-9-12 08:04| 发布者: 良子| 查看: 4788| 评论: 0


白露节气一过
随着冷空气逐渐活跃
气温震荡下行是大势所趋
图片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预计9月11日14时至12日14时,黑龙江中部、山西东部、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山东北部、四川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黑龙江中北部、吉林东部、辽宁东部、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北京南部、天津东部、山东中北部和东部、河南北部和东南部、安徽中部、江苏西部、湖北、湖南北部、江西西北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西北部、云南南部和东北部、广西南部、广东中西部、海南岛、台湾岛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最大小时雨量30~60毫米,局地可达80毫米以上。

 初秋养生,以“收”为主  

初秋时节,昼夜温差日渐变大,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要及时添加衣物。

从养生看,此时人体代谢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均宜以养收为主。

“秋冻”适合谁?                                        

进入秋季,天气的闷热感开始消退,尤其是居住在北方的人更易感觉到天气渐渐凉爽。对于体弱者此时要做好保暖,以免受凉生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袁玲玲建议,故俗语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意思是让冷空气对人体进行适当的刺激,提高机体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秋冻”。青壮年或体质较好的人可以适当“秋冻”对于年老体弱人群来说,一味地“秋冻”,反而会诱发疾病。建议适时增添衣服,重点保护好肩颈、肘膝关节等部位,防止寒气入侵。

“秋燥”如何防?                            

进入秋季,气候日渐干燥,常会出现咽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等秋燥症状。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傅大治提醒,这时应多喝水,注重滋阴润肺,减少秋燥对人体的伤害。秋季是“养收”的季节,应多食酸味,有助收敛补肺、生津润燥。
“悲秋”怎么办?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侯茜提醒,立秋之后,要顺应四时养生的规律,无论是在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还是运动锻炼方面,都要以“收”“养”为原则。平时可以用玫瑰花、绿梅花、白菊花、陈皮、炒麦芽等泡水喝来舒缓情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