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汾网

搜索
易汾网 首页 临汾 查看内容

山西临汾一级水源地内矿山修复工程被质疑非法采矿,当地自然资源局称“不可能”

2024-1-4 08:45| 发布者: 良子| 查看: 2489| 评论: 0|来自: 指尖新闻 临汾平阳文化

“说是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为啥一车一车地往山下拉矿石?而且石头还是从有植被的山上挖出来的?这到底是生态修复还是非法采矿?”近日,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的居民向指尖客户端举报,称正在施工中的席坊沟涧河流域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席坊沟修复项目)中,疑似存在非法开采矿石的行为,而且那里正处于临汾市的一级水源地龙子祠泉域重点保护区内。
  对于质疑,临汾市尧都区自然资源局(下称尧都自然资源局)回应称不可能存在非法采矿,目前在水源地保护区内挖掘的石料已经合法拍卖,而且已挖掘的石料数量远未达到已拍卖的数量。
  质疑:废矿生态修复为何破坏生态采矿?
  据举报人介绍,尧都区席坊沟修复项目大约是2023年5月开始进场施工的,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工程的中标单位为山西省一四八生态地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四八公司),中标价格近2500万元。按照举报人的理解,就是政府花了2500万元请专业公司对当地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
  但是工程开始施工后,却总有很多重型车辆满载着矿石石料从山上运输到山下,甚至市区内。由于重型货车的碾压,当地路况非常糟糕,当地村民甚至因为拦阻重型车辆拨打了报警电话。
图片
△当地水利部门在货车必经之路上设立的警示牌(记者刘强 摄
  举报人称,修复工程位于临汾市的一级水源地龙子祠泉域重点保护区内,是严禁开采矿石和重型车辆通行的。他们利用无人机拍摄施工现场后发现,除了生态修复工程外,还专门有几伙人主要就是利用挖掘机开采山体的矿石,而且很多山体在被开采前都是有植被覆盖的,他们认为这种生态修复实际上就是破坏生态的非法采矿。
图片
图片
△无人机拍摄的挖掘机对有植被的山体破坏挖掘(当事人供图)
  在举报人提供的一份视频材料中,一名自称在项目上干活的货车司机表示,被运到山下的有铝矿石和高钙(矿石)。据他了解,每吨铝矿石的售价在150元左右,他的车每次都要拉差不多50吨,都是运输到山下的几个堆放场存放。他还表示,山上有好几个车队运输矿石,分属于不同的老板。
  目击:超载的矿石运输车在当地畅通无阻
  2023年12月23日上午,指尖客户端记者来到了临汾市,并在几位举报人的引领下,来到了席坊沟修复项目附近。但在一处设有地秤的“磅房”附近,记者看到进山的道路已经被用山石封住,“磅房”也是大门紧锁。举报人称,货车司机告诉他,挖掘机在挖石头时,货车都不进山,只有石料都准备好了,运输车辆才会进山集结,到时山路也自然会被“解封”。
图片

△挖掘机作业时进山的路被人为封死(记者 刘强摄)
  由于无法进山,指尖客户端记者只能通过举报人的无人机对施工现场进行观察,当时的确有多台挖掘机正在施工,举报人称距离他一周前的拍摄,有植被覆盖的山体已经又被挖空了一大块。他估算,按照这种挖掘速度,有的山体很快就会完全消失。
  当天下午,指尖客户端记者再次赶到“磅房”附近时,看到空载重型货车正陆续在那里“过磅”,然后上山。同时,满载着石料的货车从山上下来后,也会先“过磅”再下山。
图片
△排队“过磅”准备进山的空载货车(记者 刘强 摄)
  随后,指尖客户端记者驱车跟在2辆满载矿石的货车后直奔市区方向驶去。记者看到,2辆货车车尾均未悬挂车牌,车厢上也没有车牌的放大号。在交通部门设立的“超载超限检测站”,2辆货车根本不进站,而是从旁边快速驶过。
图片
△满载石料的货车尾部不悬挂车牌(记者 刘强摄)
  随后几天,记者发现在那个施工现场运输石料的车辆基本都不在车尾悬挂车牌,也都不进“超载超限检测站”,但是并没有执法部门对其进行查处。当地小榆公路超限检测站的王文军副站长表示,对于重型货车不进检测站的违法行为,检测站没有执法权,应该由交警部门进行查处。
图片
△超载超限检测站外的警示牌(记者 刘强摄)
  在龙子祠泉域重点保护区管理站,工作人员证实,席坊沟修复项目所在地就位于一级保护区内,在那个范围内是不允许开矿、采石的。
图片
△工作人员指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范围(记者 刘强摄)
  探访:一四八公司表示修复不会破坏有植被的山坡
  2023年12月24日下午,指尖客户端记者赶到“磅房”时,正赶上大批空载货车进山和满载石料的货车下山。记者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空载货车进山时,“过磅”的重量在20吨左右,但是满载下山时,“过磅”的重量从70吨到90吨不等,而车身上的载重量提示,那些货车的最高载重应该在30吨左右,记者看到的所有满载货车全部都是超载运输。
  记者表明身份后,“磅房”的工作人员却不清楚自己所属的是哪家公司,他打了几个电话后回复记者,他们那里是归一四八公司管理,并称施工现场是一位常姓负责人负责。此后不久,那名常姓负责人给记者打来反馈电话,他最初表示自己是一四八公司的工作人员,但后来又表示自己只是负责后勤的,并不是一四八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只是在替政府干活,他让记者去尧都区自然资源局了解情况。
  12月28日,记者与一四八公司一位吴经理取得了联系。吴经理表示常姓男子是现场施工队的负责人。一四八公司只负责废矿的生态修复,关于矿石的挖掘、运输和拍卖都不是他们公司负责的。他们治理的山坡都是以前遭受到破坏的废弃矿山,不会去破坏有植被的山坡。
  尧都自然资源局称已挖掘矿石远不够拍卖数量
  为了核实席坊沟修复项目是否存在非法采矿的情况,指尖客户端记者首先来到金殿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修复工程由尧都自然资源局负责,镇里不清楚相关情况。
  2023年12月25日,指尖客户端记者来到了尧都自然资源局,通过信访部门与该局张顺通局长联系后,记者收到反馈称,该局领导对记者想要了解的情况很重视,已经安排人员核实,并会及时反馈。
  12月26日,尧都自然资源局地环股的薛股长与记者取得了联系。薛股长称,举报人所拍摄的挖掘位置就位于治理区域内,席坊沟修复项目不可能存在非法采矿。据他了解,被运到山下的石料是在修复过程中,修坡时产生的石料,而且都是经过政府公开出让和拍卖的,现在是购买方直接到场区去拉石料。薛股长同时表示,他不清楚石料中有没有铝矿石,因为铝矿石并不在拍卖的范围内。
  12月28日,记者再次从薛股长那里了解到,根据评估的估算,对外拍卖的石料总量在70万立方米左右,拍卖总额超过了3000万元。对于修复工程为何超过原定工期的问题,薛股长称是施工后部分山体出现了滑坡,所以又增加了工程量,工期也因此延后。他表示无人机拍摄的位置就是出现山体滑坡的位置。
  记者问他:“怎么来监督运走的石料会不会超过已经拍卖的石料量?”薛股长表示,现在挖出来的石料量远远不够已经拍卖的石料量。
  12月28日,指尖客户端记者把采访得来的信息向举报人反馈后,举报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根据我们的观察,废弃矿山已经基本治理修复完成了,难道就因为拍卖的石料还不够数,就要继续无休止地挖山?这是在生态修复,还是借着生态修复的名义公开销售矿石?”举报人表示,山西省正在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工作暨冬季及‘两节’期间打击非法违法采矿集中攻坚行动”,他会继续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指尖客户端对此事进展,还将继续予以关注。(记者 刘强)

图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